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 特约观察看两会(三) | 如何营造“敢干敢闯敢投”营商环境?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今年的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过去5年的奋斗成绩单和2023年的目标方向。成经智库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推出《特约观察看两会》专栏。本期题目为如何营造“敢干敢闯敢投”营商环境?聚焦提振信心激发活力。
    2023-02-24 阅读全文
  • 特约观察看两会(二) | 如何做强极核、辐射周边、联动重庆?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今年的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过去5年的奋斗成绩单和2023年的目标方向。成经智库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推出《特约观察看两会》专栏。本期题目为重如何做强极核、辐射周边、联动重庆?聚焦双核引领双圈互动。
    2023-02-23 阅读全文
  • 特约观察看两会(一) | 重点片区开发,如何来推动?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从今年的成都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看到了过去5年的奋斗成绩单和2023年的目标方向。成经智库联合成都广播电视台推出《特约观察看两会》专栏。本期题目为重点片区开发,如何来推动?聚焦深化“三个做优做强”。
    2023-02-22 阅读全文
  •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下的人口流动时空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中共成都市委十四届二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构建“三圈一体”打造现代化都市圈,聚焦“五个互联互通”打造现代化双城经济圈,全面增强极核引领能力。成都、德阳、眉山和资阳四座城市,在空间上,德眉资三市地处成都东进的主要方向,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区域,可与重庆呼应、相向发展;在能级上,可聚成德眉资四市之力,形成与重庆都市圈在经济规模、人口集聚、功能协作等方面相匹配的增长极和动力源。因此,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有助于提升成都城市能级,做强成都国家中心城市,更好发挥成都辐射带动作用,也是促进全省“干支”协同和成渝“双核”联动的关键动力。
    2023-02-15 阅读全文
  • 数读成都市各区域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特征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青年强,则国家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这一论述充分表明,要高度重视青年在城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纳入城市整体工作中去谋划布局。成都建设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也作出了“加快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让广大青年筑梦成都、圆梦蓉城的任务安排。在此背景下,本文开展成都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评价,把握全市各区域建设特点,从发挥各自特长的角度提出针对性建议,为成都下一步高质量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提供参考。
    2023-02-01 阅读全文
  • 场景聚人、创新引领:看不同类型未来公园社区如何“破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元,集中展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总体方案》提出,要以满足社区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和品质消费需求为目标,加快建设品质化现代社区。在此背景下,成都提出建设凸显公园城市特点的未来公园社区,即以创造幸福美好生活为导向,以片 区综合开发为抓手,以全要素场景营造为关键,以数字底座智慧赋能为支撑,以共建共治共享为路径,打造功能布局均衡、产业特色鲜明、空间尺度宜人、人城境业和谐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
    2023-01-12 阅读全文
  • 以产业园区共建模式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 基于对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调查研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高标准、高质量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引领高水平区域协调发展,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实现路径。成都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强调要纵深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快构建开放共享的市场共同体、合作共赢的发展共同体。 合作共建产业园区是推动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探索实践之一,通常表现为两个独立的行政单元,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采用“飞地经济”模式打造跨行政区的产业合作载体,有效实现两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协作共赢,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配置资源、运作市场、参与竞合,共同打造支撑城市功能的现代产业体系。本文通过对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的实地调研,剖析了其在合作共建模式及运营管理机制方面的实践做法,并借鉴先进地区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经验策略,对进一步优化完善产业园区合作共建模式提出建议。
    2022-12-27 阅读全文
  •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借鉴先行探索经验,加快发展成都种养结合循环经济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建设农业强国”。2021年,农业农村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要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成都“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鉴于此,院(中心)课题组开展了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对成都的发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分析,并对国内部分先行探索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发展成都种养结合循环经济的思考和建议。
    2022-12-21 阅读全文
  • 从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看成都市推进制造强市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近期,成都召开推进制造强市建设大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突出“强主体”“强创新”“强配套”等重点靶向发力,加快构建先进制造业体系。“链主”企业作为产业建圈强链的主引擎,主要通过产业链的整合力、供应链的掌控力以及创新链的溢出力来发挥其引领带动作用。 本文以集成电路、新型显示、高端软件、航空发动机、工业无人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新型材料、绿色食品9条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为研究对象,从对外投资、供应商与客户、专利合作三个视角切入,深入剖析各产业“链主”企业在产业链整合力、供应链掌控力、创新链溢出力方面的发展现状及主要特征,并提出成都依托“链主”企业提升产业链竞争力需要重点关注的方向,以期为成都推进制造强市建设提供参考。
    2022-12-13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