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 从“七普”数据看人口与城市发展规律趋势
    随着全国各地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相继出炉不难发现,人口进一步向东部沿海地区集聚的趋势没有变,进一步向大城市集聚的趋势没有变,流动人口规模持续扩大的趋势没有变。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但人口规模、人口分布等一系列变化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如何理解当前的人口变动现象?其中存在怎样的规律与特征?对成都又有怎样的启示?   成经智库特邀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围绕“七普"数据,从人口集聚,人口流动规模和人口与城市发展规律趋势三个方面进行了专题访谈。编者整理、节选以下精彩访谈内容,以飨读者。
    2021-06-08 阅读全文
  • 刘军伟:新发展格局下 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路径建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面向“十四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成都等内陆城市进一步拉进国内国际循环体系中;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等战略部署,也让这些城市迎来更多政策利好和发展机遇。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瞄准可持续发展的世界城市目标,成都应当如何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为城市未来发展聚势谋局?   5月22日,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刘军伟在2021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发展论坛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成都)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解读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现状与关键,并据此提出路径建议。
    2021-06-01 阅读全文
  • 王沙: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提升成都大运场馆运营效率
     近期,“相约幸福成都”系列赛事活动在成都各大体育场馆上演。在服务大运会之外,让场馆成为真正属于市民的场馆,让赛事深层次激发市民的运动热情,也成为世界赛事名城“惠民”的应有之意。如何让市民充分感受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带来的便利,既让场馆有“造血能力,又可以更大程度上“惠民”?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数据情报研究所王沙提出“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提升成都大运场馆运营效率"的观点。
    2021-05-25 阅读全文
  • 数读“美食”空间分布,成都餐饮业集聚有何特征?
    十四五期间,围绕高水平建设“三城三都"的目标,成都将突出“品牌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方向,培育美食国际品牌、打造美食消费场景、发展绿色美食产业、弘扬成都美食文化,打造全球美食产业高地,扩大成都联合国“世界美食之都"的全球影响力。成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生活成本竞争力提升工程也提出“生活服务就近便捷丰富多元、温暖贴心”的目标。因此成都市餐饮业的发展对丰富人们日常生活、提升城市服务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文基于地图POI数据、出租车轨迹数据及手机信令数据等多源空间大数据,采用空间分析方法重点探究成都餐饮业的空间特征、餐饮集聚地的活力以及餐饮设施与人口分布的匹配情况等,为成都优化餐饮业空间布局,提升餐饮业发展的品质,推进“国际美食之都"建设提供参考。
    2021-05-19 阅读全文
  • 招引GaWC全球服务机构 提升“成都服务”全球辐射力和影响力
    成都“十四五"规划纲要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要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培育“在成都、链欧亚、通全球”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加快构建链接全球的高能级生产性服务经济体系。国际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企业聚集水平是城市能级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全球化与世界城市研究网络(GaWC)正是基于175家全球服务机构的商务网络分布情况,对世界城市进行排名。   本文基于GaWC175家全球服务机构名录分析发现,落户成都的国际高能级生产性服务企业数量逐步提升,但总量依然较少、结构不优,应针对性招引全球服务机构来蓉布局发展,完善配套政策和环境,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和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2021-05-12 阅读全文
  • 宋学鸿:“万物皆屏显”指日可期 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大有可为
    新型显示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组成,在国民经济中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随着近年来我国新型显示产业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产业空间布局如“十字形”的两个轴,一个是以长江为轴,链接成都、重庆、武汉和合肥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一个是以京广线为轴,链接北京、武汉和广东的新型显示产业集聚区。成都,已经成为新型显示产业“十字形"构架上的重要一级。   2020年成都电子信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万亿元,成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地标城市,其中新型显示主营收入规模达431亿元、同比增长23%。从全国视角来看,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具有怎样的特点和优势?天府双子塔、成都大运会等新型显示的商用场景不断被挖掘,成都新型显示产业拥有怎样的发展空间?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宋学鸿提出“'万物皆屏显’指日可期成都新型显示产业大有可为"的观点。
    2021-04-29 阅读全文
  • 以零碳经济示范区激发公园城市建设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明确提出支持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如何在“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下,充分挖掘城市生态资源“经济属性”,运用市场机制,率先探索节能降碳可持续发展路径,是成都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吸待破解的命题。   自2014年成都获批全国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以来,院(中心)持续深耕城市低碳发展领域,形成了诸多研究成果。本文在院(中心)2018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国家最新要求和国际前沿探索,提出打造零碳经济示范区的现实意义和路径建议,以期为成都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支撑。
    2021-04-27 阅读全文
  • 打造进阶版“网红”乡村,探索成都乡村振兴的无限可能
    乡村振兴就是要让乡村重新“活"起来。“网红”乡村作为流量入口、焦点所在,势必会吸引大量要素向乡村集聚,推动城市居民涌入乡村消费创新人群投身乡村创新创业、社会资本投资建设乡村,从而使乡村更新焕发“活力”。
    2021-04-21 阅读全文
  • 2021年一季度成都市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及预测
    一季度,随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效的持续显现,在国内外市场需求持续回暖、去年低基数以及“就地过年”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全市经济延续了去年以来的稳定复苏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回升,呈现出经济恢复均衡水平明显提高、经济增长内生动能持续增强、要素集聚流动保持活跃、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稳定向好等特征。结合3月成都经济运行指数走势来看,预计一季度全市GDP同比增长15%左右,剔除基数效应后两年平均增长5.6%,仍处于疫情后的持续恢复进程中。
    2021-04-13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