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 创新引领、功能支撑,产业功能区是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成都方案”
    7月23日,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举行。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高质量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高水平创造新时代幸福美好生活的决定》和《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全面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围绕两个《决定》,成经智库策划推出《智库助力新阶段成都发展--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系列研究》专题,自本期起将推出8篇系列文章,聚焦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消费供给、生态价值、市场辐射、科技创新、营商环境、数字政府等主题,从智库视角对新阶段成都发展进行思考和研究,供关注成都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参考。
    2021-08-31 阅读全文
  • 兰蓓:供给创新,是斩获社区经济赛道红利的关键
    当下,社区餐厅、手工创意坊、老年活动室、健身、广告、快递等多种服务业态已经下沉到社区。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深入推进,社区居住人口密度日益提高,并承载着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社区经济已成为城市经济的新增长点。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个小单元,当资源、治理下沉到社区,会如何提升居民的幸福感?面对社区经济蓝海,成都又应如何抓住机遇?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兰蓓认为:创新,是进一步在社区经济这条热门赛道上斩获红利的关键。
    2021-08-26 阅读全文
  • “数读”开放发展,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绩亮眼
    开放,是成都城市跃升的重要变量。从历史上的南方丝绸之路,到如今“一带一路”、中欧班列、西部陆海新通道,再到2021年上半年,川藏铁路、成自宜和成达万高铁等战略大通道建设启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投运等一系列机遇交汇叠加,成都坚持厚植开放发展优势,推进更大范围、更宽领域、内外联动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加速成型,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焕发新彩、成果丰硕。本文以数据为支撑,围绕通道成网、平台落地、产业成链、国际高端要素集结、国际交流深化5个维度,呈现一份成都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成绩单。
    2021-08-24 阅读全文
  • 从企业关联看城市关联 —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联系特征分析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全局和长远发展谋划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十四五期间,四川川省、重庆市将通过推动成渝相向发展、齐心唱好“双城记”,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更好地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需要识别和分析城市之间的关联网络,以期发现在协同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企业作为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市场主体,跨区域布局形成的企业关联网络是研究城市关联网络的重要途径。   本文基于企业之间的资本关联数据,构建城市之间的联系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重点探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各城市之间的外向、内向关联情况和网络结构,以及分产业、分区(市)县的关联分析,为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参考。
    2021-08-19 阅读全文
  • 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 赋能成都高质量发展
    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结构。中共成都市委十一届九次全会指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要突出创新的核心地位,坚持科技创新引领,着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和新引擎。   本文围绕创新平台本质,借鉴国内外高能级创新平台经验,从质量、动力和效率三方面变革提出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路径,助力成都构建高能级创新平台体系、推进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赋能高质量发展。
    2021-08-12 阅读全文
  • 各地信用立法实践对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建立健全信用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各地围绕信用立法开展的探索实践可为国家层面信用立法提供重要参考和经验。本文选取部分省、市社会信用条例,从社会信用管理机制及各方职责、社会信用信息边界及应用管理、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工作开展情况、社会信用主体权益保护、社会信用服务行业发展、信用特色工作和跨区域协同开展情况6个方面开展比较研究,并结合本地实际,从机制、应用和创新3个方面着手,提出对成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启示,以期为成都依法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借鉴参考。
    2021-07-20 阅读全文
  • 2021年上半年成都市经济形势监测分析及预测
    上半年以来,在全球经济复苏逐步加快和国内经济内生动能修复的共同支撑下,全市经济延续了一季度以来的稳健恢复态势,主要经济指标两年平均增速普遍较一季度有所提高,经济复苏面持续扩大且在各领域之间的复苏更加协同,呈现更高质量的均衡复苏态势,显现出工业复苏扩面提质、内需驱动明显增强、产业结构加快向高端化演进、经济发展效益持续改善等运行特征。但也应看到,国际通胀的输入影响、全球供应链不稳定、国内专项债发行偏缓等扰动因素仍在持续发酵,对全市经济持续稳定复苏带来风险挑战,叠加去年低基数效应逐步消退的影响,上半年各项经济指标同比增速不同程度高位趋缓,表明经济运行正从快速复苏逐步向常态化回归,结合6月成都经济运行指数走势,预计上半年全市GDP同比增长14.2%左右,两年平均增长7.2%。
    2021-07-16 阅读全文
  • 对标先进 打造更高效能成都政务服务“总客服”
    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是企业和群众反映问题建议、推动解决社会诉求的重要渠道,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抓手。2021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步优化地方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加快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归并至12345热线,提高热线为企便民服务的效率和水平使之成为更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   《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成都将构建智能化社会诉求响应体系,建立健全社会诉求全方位响应机制,不断提升社会诉求“一键回应"效能。本文通过研究梳理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现阶段发展政策要求,借鉴国内部分地区先进经验,为成都打造更高效能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提出建议参考。
    2021-06-22 阅读全文
  • 因“村”施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当下,全国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关系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现实问题。近年来,成都市不仅通现出一批各具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村,而且村集体资产总量不断扩大,趟出了多条让村级集体经济”活“起来的发展新路子。但仍有一些村受衣村空心化、人口老龄化、城乡要素流动不畅等因素影响,面临集体经济组织”造血“功能不强、专业合作社“空壳化”运行、村集体增收无门等多种困境。   为了探寻示范村如何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中面临的问题,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深人实地调研,走进简阳市尤安村、崇州市联义村、大邑县庙湾村和新津区张河村,与街道办事处、镇政府主要负责人,村”两委“班子成员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进行对话访谈,总结出以下各具特色的经验做法,以期为更多乡村在”十四五“时期”因村制宜“的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提供启示。
    2021-06-16 阅读全文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