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治理
“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价值取向,遵循超大城市治理规律,聚焦城市治理短板,全面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加快实施智慧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工程,着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体系。《纲要》中,共计提及“智慧”62处,提及“智能”72处;相较“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提及“智慧”23处和“智能”49处显示度明显增强,智慧治理将成为成都“十四五”期间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抓手。
一是加快新型基础建设以强化城市智慧感知。《纲要》首次提出打造“数字孪生城市”,在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布局建设、提升智慧城市基础支撑能力两个专节中,分别从产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和完善城市运行数字化底板两个角度,明确了“十四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基于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试点,在市政设施、交通运输、地下管网、河湖林池、生态环境、自然灾害、安全生产、治安防控等全面部署完善智能化感知体系,构建城市信息模型,建立城市体检信息平台,构筑城市高效能治理的智慧基石。
二是加深城市大脑融合驱动智能应用场景。《纲要》提出做强全域感知、全局洞察、系统决策、精准调控的“城市大脑”体系。从纵向上重点突出五级贯通,运用市、区(市)县两级“城市大脑”建设成果,延伸构建“街镇中脑”“社区小脑”“小区微脑”,通达城市“末端神经”的治理协同体系。从横向上重点突出跨部门跨领域融合,以“蓉易办”为主要载体,实现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以“天府市民云”为主要载体,实现公共服务一体化服务;以城市运行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纲要》多处涉及智慧平台建设时也提出跨界融合理念,如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创、康养的跨界融合等,实现全方位全覆盖,提升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
三是加大数据共享开放促进数据要素赋能。《纲要》首次提出了“数据要素融通赋能”,在数据共享开放方面,完善政府内部跨部门跨层级数据共享机制,推进政务部门和公共企事业单位数据资源集中向社会开放,整合企业和社会数据资源,加强城市数据资源中心建设,推动数据由资源向要素转化。在数据要素融通方面,通过建立公共数据资源运营机制促进公共数据资源流通增值;通过加快培育数据市场主体和数字资产交易中心促进数据密集型行业平台和企业积极参与数据要素市场交易。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赋能社会经济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