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成都市“十四五”规划

首页 > 成都市“十四五”规划

全球竞争力

2021-03-30 浏览量:1274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1617163178943033233.png




1617163198278020225.png

       “十四五”时期,成都将开启建设泛欧泛亚有重要影响力的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迈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的新阶段,开始在世界城市体系和国家战略全局中谋篇布局。将产业发展的要求和核心放在全球竞争力这一高度,是为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贡献“成都方案”的职责所在,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必然要求,是支撑成都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增强城市核心功能的战略需要。未来,成都将在新阶段、新格局、新趋势中确定面向全球的产业发展新位势,着力增强产业发展的全球控制力、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谋划:

       一是提升“成都制造”“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新经济”的全球辨识度。面向未来,成都在新时代的坐标中坚定追求卓越的发展取向,全力打响成都制造、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新经济四大产业品牌,加快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围绕支撑“成都制造”在全球价值链产业链中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不断攀升,提出构建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引领、以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为重点、以未来产业集群为先机的先进制造业新体系。围绕支撑“成都服务”全球配置力和带动辐射力进一步提升,提出构建先进生产性服务业经济体系、空间体系、供应链服务体系三大体系,系统谋划了总部经济发展、平台载体建设等行动。围绕筑强成都特色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出构建成都“六大经济形态+五大重点产业+优势赛道”的新经济发展体系,前瞻布局数字经济、生物经济、航空经济、陆港经济等未来经济形态,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和主导权,期望成为行业大变革的引领者。

       二是提升产业生态圈和产业功能区的全球显示度。建设高能级产业生态圈,就是要推动产业配套链、要素供应链、产品价值链、技术创新链、服务供给链共生共荣,以期形成要素资源集约集成、产业配套合作紧密、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全球市场供应供销便捷的产业竞争新优势。建设高水平产业功能区,就是要持续增强功能区发展动力、专业水平、集聚效应,构筑城市功能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管理创新提能的空间载体。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就是要高标准建设2000万平方米以上集研发设计、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于一体的科创综合体,以期形成高要素聚集度、高经济密度、高创新浓度的产业发展新示范。

       三是增强资源要素配置的全球运筹力。围绕推动人才全球配置,提出建设国际人才枢纽,加快实施“天府实验室全球高端人才招引计划”等,加快聚集国际一流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水平创新团队、创新型企业家。围绕推动资本全球配置,提出引进培育全国性或区域性金融及要素交易中心,争取设立人民币国际投贷基金,加快建设“一带一路”金融服务中心,打造金融开放合作引领区。围绕增强总部经济集聚、运筹和辐射能力,提出积极引进国内外企业总部深耕成都,搭建“总部+”区域协作平台,支持在蓉跨国公司、国内集团总部和功能型总部,要建成总量最大、能级最高、环境最优的中西部总部经济发展高地和总部企业首位城市。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