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策源力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加速促进人类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大变革。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呈现出全球化、多极化、数字化等发展态势,正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国家力量对比,奠定新的全球竞争格局。可以说,核心技术、高端科技就是现代的“国之利器”,谁能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
大国崛起需要大城担当,成都提出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是在统筹“两个大局”背景下贯彻落实国家提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行动自觉,是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的责任担当,是在建设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形成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面向未来,成都将推动创新由“十三五”时期强化“双创”,向“十四五”时期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转变,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具体说来,成都提升科技创新策源能力将从三个方面发力:
一是站位“国家队”,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支撑作用。在国家建设创新强国的区域创新体系布局中勇于担当,高标准建设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高水平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高起点建设天府实验室,设定了“十四五”时期建成1个国家实验室、3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增20个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初步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
二是推动创新品牌化,强化成都创新生态链品牌力。做强放大成都全国双创“第四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以高品质科创空间为承载,打通从“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产业化”全过程创新生态链,如建设高水平基础研究基地,积极争取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成都,打造学科交叉融合、内涵关联的原始创新集群;在新型光刻技术、多模态网络与通信、生物与信息融合等优势领域,主动争取承担国家“卡脖子”核心技术攻关;加快建设“一带一路”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构建辐射全国、链接全球的技术交易和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创新科技金融产品,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大型企业引领中小企业深度参与创新链协同协作,推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等等,以期形成科技和经济社会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
三是优化创新环境,为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贡献成都智慧。持续发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试先行的制度优势,聚焦重大科学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重大制度创新成果,如在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将完善支持重大技术攻关的财政投入机制,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将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实行重大科技项目“揭榜挂帅”和科研经费“包干与负面清单”制度,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将加快建设知识产权保护典范城市,开展新型知识产权法律保护试点等等,以期为全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作出重要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