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核引领与协同联动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以来,顺应区域发展规律,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逐步形成以中心城市引领城市群发展、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进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四川省委关于“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的决策部署,均突出成都在成渝地区、四川省区域协调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赋予成都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参与合作竞争的责任使命。因此,与以往不同,本轮规划将强化极核引领和主干带动,推动成都与周边区域合作作为首要篇章专门阐述,行文逻辑由内及外、由做强极核功能到辐射联动,具体包括四个层次。
以建好“示范区”做强极核城市功能。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强力推动以创新为新动能的高质量发展、以协调为新形态的融合性发展、以绿色为新优势的可持续发展、以开放为新引擎的双循环发展、以共享为新局面的人本化发展;着力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整体形态、发展方式、营城路径等全方位深层次变革,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塑造面向未来的核心竞争优势,全面做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功能能级。
以下好“先手棋”拓展发展主干。以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为方向,积极创建成德眉资同城化综合试验区,探索行政区与经济区适度分离,打造有机融合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加快推动全省发展“主干”由成都拓展为成都都市圈,更好地服务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辐射引领全省协同发展。
以“干支联动”引领全省协同。围绕全省“一轴两翼三带”布局,充分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加快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内圈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协同川南经济区发展,协调川东北经济区发展,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助力川西北生态区发展,着力共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发展利益共同体,更好地服务全省协同发展大局,深度拓展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
以唱好“双城记”推动成渝地区发展。牢固树立一体化理念、一盘棋思维,以加强战略对接、政策衔接、功能链接为导向,与重庆齐心协力、相向而行,联手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协同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携手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全面提高经济集聚度、区域连接性和整体协同性,有力支撑成渝地区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