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外卖“正飞来”,低空物流迎来“多点开花”
2025年上半年,低空物流领域标志性事件密集涌现:顺丰订购100架大型无人运输机、美团获批全国首张低空物流全境覆盖运营证、武汉汉商低空港启动运营国内首个城市核心商圈低空物流枢纽。这些事件标志着“城市空中货运”已从概念验证阶段加速迈向规模化落地新阶段。在此趋势下,成都如何布局低空物流市场?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低空经济产业研究员”以行业热点事件为切入点,围绕城市末端配送、跨城支线物流等细分场景剖析国内低空物流发展现状,并结合成都实际提出针对性建议。
2025年上半年低空物流代表性热点事件
(一)政策引导支撑:国家大力支持、地方积极谋划,低空物流成为低空应用场景的关键突破口
在国家规划部署和地方政策牵引下,低空物流应用前景和发展潜力不断拓展。2024年,《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与《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明确将“低空+物流”模式作为降低社会物流成本的创新手段。2025年3月,商务部《关于支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的若干措施》指出要在具备安全条件的地区探索开通低空物流航线。
各地政府也积极抢抓机遇,通过明晰发展重点与方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方式加快推进低空物流发展。成都积极推动物流配送规模化应用,支持构建“干-支-末”低空配送网络;深圳提出要打造国家级空中交通管理试点城市,支持试点发展“空地联运”物流运输模式;杭州将重点打造“低空+物流”应用品牌。
(二)城市末端配送:供给侧产品成熟、需求侧场景清晰,有望率先实现规模化运营
供需两端适配度高,加速推动低空物流城市末端配送商业化运营进程。从产品供给端来看,适配城市末端配送的多为小型多旋翼无人机,载重小、速度低,技术门槛相对较低,且产品不需要通过民航局适航认证即可投入商业运营(起飞重量25kg以下)。顺丰、美团、京东等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已形成了技术与安全性能成熟,能有效契合短距、高频运输场景需求的多元丰富产品矩阵。
从消费需求端来看,消费者愈发注重快递、外卖等城市物资配送“即买即得”体验感,山地景区、城郊、江河航运等地面交通不便地区对生活必需低成本配送的刚性需求显著。此外,医疗物资、生鲜冷链等“急、快、险、贵”物资的配送需求快速升温,为城市低空物流加速落地应用创造了广阔市场空间。
从商业运营端看,城市低空物流可通过“点对点”运输模式有效规避地面交通拥堵与复杂地形障碍,在大幅压缩配送时长的同时,也能显著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三)跨城支线物流:产品普遍处于研制和适航阶段、商业运营还处于试点探索,未来有较大发展潜力
2024年,全国新增140条低空物流航线中跨省市支线仅占10%,充分表明低空支线物流发展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¹。从产品供给侧来看,近年来,我国中大型无人机运输机研发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多数产品尚处于试飞验证阶段,适航审定还有待进一步加快。截至2025年6月,国内中大型无人机企业超过100家,产品型号超过250个,产品谱系不断健全完善,但目前全国仅有5款中大型无人机取得型号合格证(TC),其中高度适配支线物流的吨级以上大型无人机仅3款。
从商业运营端来看,多地普遍以通用机场为依托、传统通用飞机为主进行布局,开通一系列试点验证航线,初步实现了低空支线物流的“0-1”突破。例如,重庆、四川、山东、江苏、广东等地联合顺丰、中通等头部企业积极开展支线物流航线商业化试运行与飞行试验,为促进低空支线物流纵深发展进行商业模式和技术验证。
综上分析,低空物流整体呈现出供给侧技术和产品相对成熟、合规和安全门槛相对较低、适配场景覆盖广泛的发展特征,具有广阔的商业应用前景。公开数据显示,低空物流市场规模到2035年有望达到4500亿~6050亿元²。当然,其规模化进程仍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城市配送单位载荷运输成本较高、对低空空域精细化管理要求较高,支线物流对通航机场依赖性较强、跨区域空域协调规划难度较大等。
未来,伴随低空物流应用价值的深度释放、政策法规体系的迭代完善及无人机核心技术的突破升级,该领域将以“技术-政策-价值”三角驱动,遵循“急贵鲜物资城配→城郊/特殊区域配送→城市即时配送→跨城物流运输”的演进时序,从局部试点加速迈向规模化、常态化运营,迎来“多点开花”的繁荣发展局面。
场景应用端,大力培育成都特质低空物流场景。成都当前开通的低空物流飞行航线以试点示范为主,常态化商业运营航线相对有限,在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标杆性示范物流场景上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未来,建议抓住四川省大力推动低空物流场景建设的机遇,借鉴南京长江航道航运物资运输、黄山景区上山生活物资配送等特色场景经验,加快挖掘并培育具有成都特色的差异化、特色化低空物流应用场景。例如,聚焦“低空+城市即配”,强化医疗配送无人机龙头企业强化与市级血站、医疗检验中心、重点医院(如华西、市妇幼等)等的合作,开辟面向血液制品、检验样本、生物制剂、供体器官等医疗物资的快速转运航线。聚焦“低空+城际物流”,依托金堂淮州机场稳定运行成都金堂-重庆龙兴、南充高坪、西昌青山通航载货运输航线,培育市场消费需求。支持大型物流无人机在蓉落地应用,聚焦快递、精密零部件、特色有机农产品等开辟面向德眉资以及自贡、绵阳、乐山等城市的无人机载货航线,进行长航时物流运输、吨级大业载等的商业化验证和标准探索。
金堂县淮州机场
保障设施端,加快筑牢低空物流基础支撑。统筹全市域低空基础设施,综合考虑飞行时长及服务半径,依托成都快递网点,在近郊区域、物流园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及社区等关键节点规划建设起降场等地面设施,在旅游景区、商业区、公园、露营点、社区等建设无人机物流配送机巢,构建覆盖区域级(服务长距离)、城市级(服务中短距离)及片区级(服务“最后一公里”)的三级起降设施体系,为无人机物流运输全流程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保障。
产品制造端,着力提升低空物流装备供给能力。目前,成都在大型物流无人机、城市配送无人机等低空装备细分领域还缺乏市场渗透率高、行业影响力强的标杆性拳头产品,整机制造企业本地配套率偏低。建议以典型应用场景为牵引,强化“场景需求-技术研发-产品迭代-产业集聚”的联动,推动低空物流装备制造发展。例如,推动链主企业做优现有拳头产品,聚焦行业典型应用场景加快新型号产品研制,推出面向支线物流的中大型无人运输机。充分联动彭州试飞基地在测试环节形成的带动效应,以“测试+应用”吸引城市配送领域的中小型无人机研制企业(项目)来蓉落地。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文中注释说明:
1. 数据来源于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航空物流分会。
2. 数据来源于《2024中国低空物流发展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