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实力强、活力足、环境优 —— 成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效

2025-08-26 浏览量:308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jpg


软件产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基础,也是构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发展,作为全国首批综合型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产业已成为成都的支柱产业,也是成都首个万亿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成都软件产业提档升级步伐不断加快,致力打造国际软件产业重要的研发基地和标杆城市。本文从产业发展、企业实力、产业创新和环境保障四个方面,对2024年度成都软件产业发展取得的新成效进行分析,以期对成都软件产业以及相关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1-标题(1).png


(一)产业规模稳步壮大


软件产业蓬勃发展,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至2024年,成都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从5258亿元增长到7851.9亿元,累计增长49.3%,年均增长率8.4%;2024年实现利润总额701.7亿元,同比增长5.8%;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2023年中国软件名城评估结果的通告》中,成都位列第6,居副省级城市第4位、中西部首位。


2-图表(1).png


(二)产业结构持续优化


云计算、大数据服务等新兴领域的收入占比明显提升。2024年,信息技术服务收入为3852.9亿元,占成都软件业务收入总量的65.3%,较上年提升2.7个百分点,处于成都软件产业发展主导地位;软件产品收入1610.4亿元,占成都软件业务收入总量的27.3%。

嵌入式系统软件、信息安全等重要领域保持较快增长。2024年,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273.6亿元,占成都软件业务收入总量的4.6%;信息安全收入167.2亿元,占成都软件业务收入总量的2.8%。


3-图表(1).png


(三)产业集群布局形成


软件产业构建“1+3+N”空间布局,形成高质量产业集群。成都高新区以天府软件园为核心载体,构建起成都软件产业的核心增长极,数据显示,2024年成都高新区软件业务收入达3124亿元、规上软件企业580余家,分别占成都软件业务收入总量的54.9%和规上软件企业总数的40%,产业规模与企业集聚度均居全市首位,引领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大特色发展区域——成都科学城、锦江软件园以及电子科技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不断壮大发展,成为成都软件产业新动能;武侯区、金牛区、龙泉驿区等区(市)县共同参与协同发展,构建形成涵盖工业软件、基础软件、嵌入式软件等多领域的完整产业链,为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创造新活力。


4-图(1).jpg

成都天府软件园


5-标题(1).png


(一)企业实力不断增强


软件企业数量持续增长,企业竞争力不断壮大。2024年,成都软件产业规上企业1600余家,同比增长10%以上,实现软件业务收入5904.2亿元,同比增长10.5%,为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软件重点及骨干企业阵营不断扩容,竞争力明显增强。2024年,成都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涉软企业179家,较上年新增40家,发展势头强劲;软件上市企业62家,较上年新增3家,保持稳定增长;链主企业16家,较上年新增4家,巩固产业链的核心竞争力;4家软件企业登上胡润研究院“2024全球独角兽榜”,共同筑牢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的底气。


6-图表(1).png


(二)企业出海能力提升


海外市场发展势头强劲,涌现出了一批软件出口明星企业在数字服务方面,成都极米科技有限公司、成都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拓达聚思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成为数字服务出口标杆,覆盖智能终端、数字游戏等领域;在游戏软件方面,商务部公布的《2023-2024年度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名单》中,成都入选的12家企业中有5家主营游戏出口;在嵌入式软件方面,以成都天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为代表的嵌入式软硬件开发服务企业海外市场不断拓展,2024年实现出口收入同比增长20%。


7-图表(1).png


(三)融资能力不断增强


企业成长潜力不断凸显,在融资市场表现活跃。据不完全统计,成都软件产业2024年投融资事件达268起,同比增长13.6%,在全国创投增长放缓的大环境下,保持了较好的增长。资本市场保持对早期项目的青睐,162起披露轮次的融资中,主要集中于A轮和天使轮早期融资阶段,“投早、投小、投硬核”特征显著。从融资金额看,投融资事件披露了相关金额约60亿元,单笔投资以千万级大额投资为主,企业吸金能力的不断增强,为软件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从融资赛道看,集成电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高端软件与操作系统等细分赛道投资融资最活跃,数字文创、智能终端和高端医疗也成为资本青睐的亮点。


8-标题(1).png


(一)自主创新稳步提升


实现软件产业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与创新。成都近3年承担56项国家软件重大专项,攻克5大领域软件代表性关键技术122项。作为首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截至2024年底,成都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约17万件,位居全国第三,同比增长24.1%,创近5年来新高,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9-图表(1).png


聚焦关键技术重大创新与应用。成都大力推动“首版次”软件产品¹认定,连续7年聚焦重点领域开展“首版次”软件应用示范。2024年,成都5件软件产品获评“首版次”软件产品,同比大幅增长66.7%,企业软件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成都造”软件产品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


10-图表(1).png


(二)创新平台不断完善


构建以国家级平台为引领、省级平台为主体、市级平台为补充的三级软件创新体系。2024年,成都拥有各类软件相关创新平台732个,其中,工业软件协同攻关与体验推广中心等国家级平台46个,四川省工业软件技术创新中心等省级平台457个。华为全国首个“数字服务创新中心”、 西部首个鸿蒙生态创新中心、全球编程自学平台Free Code Camp(FCC)、RISC-V生态创新中心等均落地成都。


11-图(1).jpg

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


(三)高端软件稳步发展


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软件、基础软件、行业应用软件5类高端软件和数字文创特色领域取得较快发展。2024年,成都软件产业“5+1”特色领域企业724家,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698.3亿元,占成都软件产业收入总量的62.6%,是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其中,新兴平台软件、嵌入式系统软件、工业软件、数字文创特色领域业务整体向好,分别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042.2亿元、282.3亿元、1203.6亿元、816.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1%、4.2%、2.1%、1.2%;基础软件和行业应用软件领域,全年分别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89.6亿元、164.2亿元。


12-图表(1).png


13-标题(1).png


(一)政策支撑更为有力


积极响应国家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针对性强、覆盖面广的政策措施。成都制定了《成都市关于进一步促进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服务集群培育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成都市“程序员之家”评选办法》《成都市首版次软件产品认定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和行动方案,为软件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支撑。在专项政策方面,新增或修订了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与卫星应用、工业无人机、航空发动机、智能网联汽车、工业设计6项软件相关领域专项政策;在配套政策方面,制定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创新实验室、标杆场景等管理办法,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二)人才规模层次提升


加强软件高端人才引领。2024年,成都软件从业人员42.2万人,同比增长2.4%,实施 “产业建圈强链”人才计划、“蓉贝”软件人才计划,推出产业建圈强链领军人才46名、“蓉贝”软件人才412名,为成都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14-图表(1).png


塑造人才宜居宜业环境。2024年,成都评选出首批特色型 “程序员之家”,构建满足软件人才需求的一流宜居环境和宜业环境,打造一批以“程序员之家”为特色化标识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微型生态圈”,成为关键软件领域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


15-图表(1).png


(三)强化标准规范引领


加快推进软件行业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与实施,促进软件产品质量提升,规范软件服务实施。成都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持续加大对标准研制、标准应用推广和标准体系认证相关机构的资金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标准研制和应用单位的深度融合,构建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标准生态圈,促进成都软件行业领域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淞幸科技、秦川物联网等在蓉企业积极参与国家、行业有关标准制定;西华大学、久远银海、数之联等一批校企开展地方/团体标准研制、标准体系认证ITSS、DCMM,促进成都软件行业领域标准化建设水平持续提升。


8-作者简介.png


17-作者简介1(1).png


18-作者简介2(1).png


19-作者简介3(1).png


20-作者简介4(1).png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成都日报、“锦江发布”微信公众号

文中数据来源: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发展快报(2024年1-12月)、成都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发展报告(2020-2023年)、成都市高新区管委会网站、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网站、成都日报《全国NO.6!中国软件名城!成都如何继续锻造“硬实力”?》、成都日报《成都:“软”实力构筑产业发展“硬”支撑》、成都日报《一季度全市软件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500.5亿元》、成都经信发布《工业强链 聚势攀高⑦丨高标准建设软件名城!成都以“软”实力构筑产业发展“硬”支撑》、成都经信发布《蓉企有“工”夫丨这家参与国标制定的成都软件企业,有啥硬实力?》、天府软件园 《园区动态 | 天府软件园:高水平发挥基地示范性作用,推进数字化服务贸易纵深发展》、秦川物联网《秦川物联网主编及参编的2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

文中注释说明:

1. “首版次”软件产品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首次发布且处于市场推广初期,关键技术创新或突破并能填补国内空白或打破行业垄断的软件产品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