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人气旺、消费热、活力足 —— 2025年春节假期成都客流消费数据盘点

2025-02-11 浏览量:531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重大节庆假日客流消费数据是观察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窗口,2025年春节假期作为“申遗成功”后首个农历新年,在浓厚新春节庆氛围营造带动下居民出行热情高涨,文旅消费市场热潮涌动。通过对成都春节假期8天(除夕至正月初七)人员迁徙、航空客流、地铁客流、商圈客流、文旅消费等高频大数据的对比(全国GDP十强城市)分析显示,全市春节期间客流消费呈现出“总量规模保持领先、增速排名进位提升”的态势特点,百度迁入指数、百度迁出指数、商圈投射客流、接待游客量、航空客流、电影票房、地铁客流日均值分列全国第1、1、2、2、3、3、5位,电影票房、商圈投射客流、百度迁入指数、地铁客流、航空客流、百度迁出指数增速在十个重点城市中的排名(第1、2、2、3、4、5位)分别较2024年春节假期提升2、8、7、3、2、3个位次,折射出强大的枢纽辐射效应和旺盛的消费市场活力。

注:重点城市指2024年GDP总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分别为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南京,下同。


1-标题(1).png


百度迁徙指数¹能够直接反映城市间人口流动活跃程度。从规模与增速来看,春节假期²,成都市百度迁入、迁出指数日均值分别为17.40、14.49,均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首位,创下年内假日期间日均值新高;百度迁入指数增速居10个重点城市第2位,较去年春节假期提升7个位次。从客流来源地来看,联通信令数据显示,春节假期成都市来源于市外的客流占比达62.2%,在省外客源地TOP10中,跨省域城市客流规模占比13.5%、较去年春节假期提升1.3个百分点,尤其是来源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的客流较去年春节增多3.2%、10.9%、13.4%、14.4%。表明成都市人员流动活跃,对市外客群的吸聚能力和辐射半径进一步提升


2-图表(1).png


3-标题(1).png


航空客流³能够直观反映跨省(市)远距离人员流动情况。从规模总量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航空客流日均值创下28.57万人次的年内新高,继续处于全国第3位的领先位势(上海、北京为41.42、38.55万人次),明显高于穗深渝杭汉宁(分别为26.06、20.29、16.03、14.84、9.60、9.51万人次)。从同比增速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航空客流扛压持续上行,在2024年春节增幅达63.5%的基础上,仍实现5.1%的稳定增长,在9个重点城市⁴排名由2024年春节第6位升至第4位,其中国际进、出港航班载客量分别保持18.8%、21.7%的较快增长。成都市航空第三城的枢纽能级地位进一步巩固


4-图表(1).png


5-标题(1).png


地铁客流、高速车流⁵反映了市域内或中短途人员流动情况。从规模总量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地铁客流日均值达到288.7万乘次,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第五位,落后广州、上海、深圳、北京的差距(170.3、140.1、31.5、27.3万乘次)分别较2024年春节缩小7.2、28.5、20.6、142.3万乘次。从同比增速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地铁客流日均值同比增速在10个重点城市排名第3位,较2024年春节提升3个位次;并且春节假期免收高速通行费带动高速车流增多,春节假期成都市高速车流日均值同比增长1.9%,其中高速出口车流增长7.6%。反映出成都市域内人员流动频繁,人流车流仍处于相对高位


6-图表(1).png


7-标题(1).png


商圈客流⁶是反映线下实体商业消费活力的重要指标。从规模总量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日场均投射客流(2.41万人次)排名升至全国第2位,高于2025年以来(截至2月4日)平均值0.09万人次,单日客流于正月初六创下近两年春节假期峰值(2.77万人次),于正月初七高居全国首位(2.73万人次),其中春熙路等核心商圈、宽窄巷子等特色商业街区客流集聚明显。从同比增速来看,春节假期成都市日场均投射客流同比增速高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社消零超万亿元城市,排名10个重点城市第2位,较去年春节假期提升8个位次。展现出成都市商圈客流具备较强的增长韧性


8-图表(1).png


9-标题(1).png


春节假期,成都市文旅消费领域多项指标挺进全国前十。从游客规模来看,文旅大数据显示,成都市接待游客(1995.6万人次)、旅游收入(172.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2%、12.1%,接待游客量排名全国第2位,较2024年春节提升6个位次。从热门榜单来看,携程、飞猪等平台数据显示,成都市春节档机票、租车、酒店订单量分列全国第1、1、2位,旅游热度排名全国第5位,尤其是“自驾游”“入境游”热度较高,分别上榜“自驾游热门城市TOP10”“入境游热门目的地TOP10”,分列全国第3、6位。从电影票房来看,成都市打造了现象级影视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成都造”影片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首,引爆了春节档电影热度,带动了成都票房再创新高。猫眼数据显示,成都市春节档电影票房(2.17亿元)在全国排位由2024年的第4提升至第3,与2024年春节相比,电影票房日均值增长44.7%,增速居10个重点城市首位,较规模领先的上海、北京高14.7、28.6个百分点。进一步打响“三城三都”城市名片,彰显成都文化底蕴与旅游市场魅力


10-图表(1).png


11-标题(1).png


从美团订单来看,成都市美团消费订单年内保持双位数增速,自春节前一周开始提速快跑,春节假期日均值同比增速(18.3%)处于年内相对高位,其中餐饮、休闲娱乐类消费订单增速高达18.2%、29.1%;分区域看,县市新城凭借区域特色与资源禀赋,策划系列特色化差异化的旅游线路、民俗活动、年货集市、年礼文创等,带动吃住游娱消费快增长,春节期间县市新城美团消费总订单及餐饮、休闲娱乐、住宿类订单同比增速(35.0%、21.2%、64.6%、2.8%)较中心城区高2.4个百分点以上。从消费品以旧换新来看,春节消费旺季叠加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带动成都市家电市场客流与销量爆发式增长,春节期间成都市家电换新、数码产品购新补贴约20.6万件,撬动消费约5.7亿元。从消费新兴业态来看,“夜间经济”表现亮眼,美团数据显示,成都市夜间消费⁷规模占比过半(55.1%),春节期间夜间经济线上消费规模居全国第3位。成都市服务消费活力进一步释放


12-图表(1).png



下一步,成都市应聚焦创新场景活动聚客流、促进流量转化旺市场、推动消费升级造热点、释放政策效应强赋能四个方面精准发力,推动消费“流量”转化为经济“增量”

一是创新场景活动聚客流。策划开展“一区一主题”线上线下促消费活动,创新打造“一区一特色”分级分区商圈场景,持续做强“成都国际非遗节”“国际美食嘉年华”等特色IP,进一步加大成都对省外客群的吸聚力与辐射半径。

二是促进流量转化旺市场。依托流量规模与消费热度的优势,创新商旅文体展联动模式,以高品质供给、便利化服务吸引更多外来消费,不断提高客流消费黏性、增强流量价值转化能力。

三是推动消费升级造热点。围绕品质化、智能化、绿色化等服务消费发展新趋势,深挖发展“首发”“夜间”“冰雪”“银发”经济等新的增长点,推动消费“增量”做优做强。

四是释放政策效应强赋能。抢抓“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加力扩围”政策机遇,进一步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补贴的品类、渠道、群体扩面,提升消费政策的创新性、精准性、有效性。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文中数据来源:各城市统计局网站、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民航客运航班监测数据、汇客云数字底座、wind数据库、美团APP

文中注释说明:

1. 百度迁徙指数是反映迁入和迁出人口规模的大数据,包含百度迁入指数、百度迁出指数。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迁徙大数据平台。

2. 2025年春节假期为2025年1月28日-2月4日(除夕至正月初七),2024年春节假期为2月10日-2月17日(正月初一至初八),下同。

3. 航空客流是指进、出港航班载客量,包含国内、港澳台、国际客运航班的总载客量。数据来源于飞常准,通过监测民航客运航班数据所得。

4. 因10个重点城市中,苏州无机场,故不纳入比较,仅对9个重点城市进行对比分析。

5. 地铁客流指轨道交通客运量,高速车流指高速通行车辆数,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市交通运输局。

6. 商圈客流是指购物中心日场均投射客流。数据来源于汇客云数字底座,通过投射建模计算所得。

7. 夜间消费指消费时段在晚18:00至早6:00。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