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惠企政策兑现,堵点在哪?城市怎么做?

2024-06-20 浏览量:1922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稳定公平可及的政策环境是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地出台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助企纾困,但政策知晓度低、申报手续繁、资金兑现慢等现象仍普遍存在。惠企政策高效直达企业堵点何在?

本文调研分析了部分城市近两年出台的政策兑现相关制度办法,并对部分企业和行业商会协会开展调查访谈发现,有三大因素影响惠企政策质效。同时,部分城市聚焦数据赋能、政策标准化、资金快兑等领域改革创新,促进了企业、政策、资金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循环,有效提升了惠企政策质效。


1-标题(1).png


横向来看,惠企政策主要涉及政策部门(负责政策制定及实施)、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企业三大主体,其中政策部门和财政部门为两大供给侧、企业为需求侧。惠企政策的制定实施过程,本质上是三者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交互过程,政策与企业间供需信息不对称、政策与资金间运行周期不同步、资金与企业间直达渠道不通畅,是制约惠企政策高效兑现、企业获得感提升的三大重要因素。


2-图表(1).png

惠企政策运行制约因素


(一)政策—企业:供需信息不对称


充分掌握企业需求和发展现状是制定惠企政策的重要前提。调研发现,一些惠企政策制定时,归集和分析涉企数据、调研企业需求不充分,对支持内容是否是企业痛点、潜在支持企业有多少、支持条件和标准是否可量化、支持资金需要多少等缺乏充分论证和细化,导致政策精准性、操作性不足。同时,由于参与政策调研环节的企业范围较窄,更多企业难以及时获得政策动向和充分准备时间,导致企业的政策知晓度、申报积极性和申报成功率受到影响,一些惠企政策实施中出现无企业申报或符合申报要求的现象。因此,促进政策与企业间的供需信息对称,才能实现政策精准找企业、企业精准找政策


(二)政策—资金:运行周期不同步


资金保障是制定实施惠企政策的基础条件。调研发现,一些惠企政策制定实施进度未充分衔接资金预算和执行时间要求,存在实施细则出台慢、资金需求不精准、组织申报不及时、申报审批周期长等情况,导致所需资金未能及时充分纳入最近年度财政预算予以保障,出现需要在下下一个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资金的情况,政策兑现效率受到较大影响。因此,促进政策与资金间的运行周期有效衔接,才能实现惠企资金充分保障、高效兑现


(三)资金—企业:直达渠道不通畅


资金免申直达企业是制定实施惠企政策的目标愿景。调研发现,当前各地免申即享和直接拨付到企业的政策占比均较低。一些惠企政策在申报阶段要求提交的材料多、审批环节繁,需要多级多部门和第三方机构进行审批、评审或审计。在兑现阶段需要通过多级财政通过转移支付方式才能将资金拨付到企业,导致企业从“打申请”到“拿资金”整个过程需要经过较多环节、较长时间。因此,畅通资金直达企业的渠道,才能更好助企纾困、促进企业成长壮大


3-标题(1).png


杭州、北京经开区、衢州等地围绕提速惠企政策兑现,在数据赋能、制度建设、资金快兑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


(一)杭州 数字赋能惠企政策


杭州建设“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推动惠企政策高质量落地和高水平服务。


4-图(1).png

“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


政策发布方面,基于人工智能大模型和海量政企标签体系,升级推荐引导、自动纠错、模糊搜索等智能服务,截至2023年底,已将1100余条政策精准推送至5.5万余家企业,主动推送政策比例超80%。

政策申报方面,推行“免申即享”“即申即享”,通过在线核验多源可信数据,用数据核验代替人工审核,压缩人为裁量空间。截至2023年底,主动向1.2万家企业兑付500余项“免申即享”类政策。建立政策数字智能风控系统,实时排查每笔资金兑付风险值,拦截高风险申报行为。

政策服务方面,研发GPT政策机器人,从大量数据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给出准确答案或解释,打造智能互动服务窗,提升政策咨询服务能力。


(二)北京经开区 建章立制规范惠企政策


北京经开区出台惠企政策管理办法,在部门职责范围、政策制定标准和兑现效能等方面均提出明确要求。

政策制定方面,提出在政策衔接性、互斥性、经济测算等方面加强评估,明确政策制定、出台和决策程序,提高政策制定合法性和科学性。

政策发布方面,推行政策文件、解读文本同步发布,将政策解读信息、关联性政策等向企业进行精准推送,提高企业政策获得感和及时性。

政策兑现方面,提出依托大数据平台和政策兑现综合服务平台,实现政策兑现智能核验、信用核查、免申即享,提高企业政策获得感和兑现效率。


(三)衢州 流程再造提速惠企政策兑现


衢州通过再造政策兑现流程,着力破解政策兑现时间长、审批环节多等问题,2023年期间,衢州80%以上惠企政策实现“免申即享、即申即享”。


5-图(1).png

衢州政企通企业线上综合服务专区


免申即享类政策,通过提前办理资金拨付文件和资金拨付审批表,将拟支持企业名单导入系统,企业只需完善银行账号、企业法人等基本信息,数据核验通过后,推送至财政支付系统授权支付,承诺原则上24小时内兑现。

即申即享类政策,实行预拨款制度,企业提交申请材料,数据核验和条件审核通过后,直接预拨付,承诺原则上3个工作日内兑现。政策兑现完成后形成资金拨付结算清单,加强事后监管。

快审快兑类政策,对项目建设周期长、补助资金量大的政策推行分期兑付。企业提交申报材料,经审核和公示后,推送至财政支付系统授权支付,承诺原则上30个工作日内兑现(较复杂政策60个工作日内)。


6-标题(1).png


总体来看,促进政策部门、财政部门、企业三大主体的良性互动,畅通三者之间的信息流和资金流循环,需要提高惠企政策标准化、规范化、数字化水平,破解信息不对称、周期不同步、渠道不通畅问题,促进惠企政策质效提升。


(一)提升政策与企业信息对称水平


提升涉企数据归集应用水平。加快各级各部门涉企公共数据归集应用,加强商业涉企数据的整合利用,完善“一企一档”企业库和业务标签库建设。

拓宽企业参与政策制定渠道。加强企业参与机制和渠道建设,提升企业和行业商协会参与范围、环节和深度。探索创新政策制定机制,在细分领域试行由行业商协会牵头研究起草惠企政策,提升行业契合度、企业知晓度。

加强政策模型算法研发应用。积极探索惠企政策大模型应用,提升产业、行业、企业画像和政策测算、推送和审批智能化水平。


(二)提升政策与资金周期匹配水平


加强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政策精准高效、资金保障充分为导向,加强惠企政策制定、实施环节与财政资金预算、执行环节衔接。按照年、季、月制定惠企政策实施计划。

推行政策文件和实施细则同步出台。实行惠企政策文件及实施细则同步出台和同步实施,加快惠企政策落地见效。

优化资金分配决策机制。学习先发地区做法,在合法合规和资金安全的前期下,分类试行审批前置、资金预拨、分期拨付等机制,精简资金分配决策程序。


(三)畅通惠企资金到企业直达渠道


推动政策申报减材料。申报环节实行企业申报“两个免于提交”,对部门核发的材料、能够提供电子证照的材料免于提交。

推行政策审批减环节。根据申报审批难易程度,建立“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易申快享”等政策分类标准,加强数据共享和核验,逐步减并审批流程,加快从“人工审核”向“数据审核”转变。

实行政策兑现时限承诺制。规范政策申报审批流程和时限要求,公开承诺政策兑现总时长,提升企业预期。

提升资金直拨企业政策占比。以“免申即享”类惠企政策为突破口,实行资金直拨企业,让资金活水更加快捷直达企业。


7-作者简介(1).png


8-作者简介1(1).png


9-作者简介2(1).png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亲清在线·政策超市”平台网站、“衢州政企通‘’平台网站、图虫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