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学者齐聚“成经智库思享汇” 共话“新质生产力·城市高质量发展”
5月31日,以“新质生产力 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成经智库思享汇(第一期)”在成都举行。来自国家高端智库,地方智库以及省、市、区(市)县有关单位的专家学者、嘉宾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在实践中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等议题进行交流研讨。
“成经智库思享汇(第一期)”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主办,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协办,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二级巡视员谢圣赞到场致辞,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等10位专家学者作主题报告,本期思享汇还包括两场专题交流讨论和成果发布、战略合作签约等议程。
主题报告
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作“推动高质量发展需重点关注的几个趋势性变化”主题报告。他通过对国内外发展态势的深入观察与思考,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地缘政治急剧变化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科技革命对人类影响出现分化”“全球进入存量消费时代”“人口负增长影响深远”这四个应重点关注的趋势性变化。他认为,底层模式变化给我们带来的经济发展方式、投资方式、消费方式,甚至组织经济的方式的变化,都需要进行深度的调整,对成都来说,正是由于有这样的一些趋势,可能使我们的发展更有潜力,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思考对策。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宋葛龙带来了题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的报告。宋院长在报告中结合理论、数据与案例,从“全面、准确、系统把握新质生产力这一原创性重要论断”“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加速涌现”“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生产方式绿色转型,推动形成绿色生产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畅通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培养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急需人才”“建设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国内市场”七个方面提出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要路径。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浩森的报告题目为“培育新质生产力视角下城市产业进化的逻辑与时代特征”。他运用指标建模、数据分析和案例研究等方式提出了“从生产力到新质生产力,体现了城市产业进化的逻辑”“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生产要素、微观主体是促进城市产业进化的关键因素”“把握影响城市产业进化的新要素和其发挥的新作用,成为城市进位发展的关键”等观点。他分析到,城市现代化建设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引擎,城市产业发展在历经规模扩张、效率提升等阶段后,生产力取得长足进步,社会财富大量汇集,当前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加速将城市产业推向生态一体、创新驱动的新阶段,体现出以创新功能为牵引、生产效能为支撑、要素融合运用、经济热能不断向外辐射的显著特征,面向未来竞争,城市产业发展除了要注重发展新技术、创新要素配置方式来培育未来产业、改造传统产业,也要重视制度改革和创新以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使生产关系更加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所(财政与金融研究所)所长、宏观经济学研带头人李梦宇发表了题为“锚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 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的报告。他以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提升”为切入点,就全要素生产率的内涵要义,全要素生产率与新质生产力的逻辑关系,成都全要素生产率的阶段变化特征等进行报告,并就成都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出了提升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资源要素提质升级和精准配置、推动体制机制赋能增效和激发活力的建议。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区域经济学研带头人刘军伟作主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极核城市的使命与担当”的报告。他结合自身研究领域,从区域和开放的角度思考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在报告中,他提出极核城市是新质生产力率先突破发展的“天然场所”,并以成都这一极核城市为研究对象,从“成都如何做好自身,建强‘枢纽’功能”“成都如何融入全球,强化‘枢纽’对外链接”“成都如何引领区域,强化‘枢纽’对内辐射”三个方面思考和提出了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极核城市作用。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成都行政学院)经济学教研部主任常晓鸣带来了题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背后推手:有效的市场与有为的政府”的报告。常教授结合经济学原理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提出他对新质生产力概念及其背后逻辑的理解。他提出,为顺应时代之变、创新之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背后的推手必然是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默契配合与协同共进,要发挥市场的源头牵引作用,以产业需求驱动科技创新,要发挥政府的引导与保障作用,在不确定的创新中找到确定的发展之路。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刘丹作题为“抢抓未来产业,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报告。她在报告中分析了未来产业和新质生产力之间的关系,结合发明专利授权等情况,对部分先发城市在合成生物、量子科技、氢能这三个未来产业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进行研判,为城市更好地切入未来产业提供参考。在成都未来产业发展上,她对6大领域的24个细分赛道专利的科技成果产出情况和各区(市)县有关数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拓场景”“强金融”“引牛人”“建载体”的建议。
成都市社科院成都研究院副院长郭雪飞分享了成都市社科院与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共同开展的“培育新兴与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以成都为例”的研究成果。该研究就成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出了“聚焦数字经济重点领域,提升新质数字生产力”“聚焦绿色低碳重点领域,提升新质绿色生产力”“聚焦现代交通重点领域,提升新质开放生产力”“依靠创新驱动力,提升新质研发竞争力”“依靠人才驱动力,提升新质人力竞争力”“依靠产业驱动力,提升新质发展竞争力”“依靠发展规划制订,提升政府引领力”的建议。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城市发展研究所(公园城市示范区研究所)所长杨婷婷的报告以“发展绿色生产力的成都实践与未来之策”为题。她在报告中对绿色生产力内涵与形成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对成都以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牵引发展绿色生产力的特色实践进行了梳理阐述。就未来成都如何加快形成绿色生产力,她结合基础认知和调研感触,提出了“供需两侧牵引,激活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动能”“全链条协同发力,提升生态要素配置效率”“降成本、强责任,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的对策建议。
同方知网党政法事业部副总经理夏晨曦作题为“知识增强大模型助力新型智库创新发展”的主题发言。她从人工智能时代新型智库开展研究的数智化转型需求出发,提出智库的研究方法正在从“小数据分析范式”到“大数据预测范式” ,从有限互动的研究模式到开放协同的科学研究模式的转变。她基于上述趋势,重点介绍了知网与华为共同打造的“华知大模型”,并讲解了该知识增强大模型赋能智库研究的逻辑路径、技术路线、典型应用场景和主要功能等。
交流讨论
本期思享汇共开展了以“新”谋城和青年谈“新”两场交流讨论,分别邀请了5位资深专家和5位青年学者,围绕新质生产力与城市高质量发展进行探讨。
第一场以“新”谋城交流讨论主题为“新质生产力如何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总经济师李霞主持。邀请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发展咨询部主任肖国华,中共四川省委政研室智库中心首席专家王雪锋,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综合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攀,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公共服务学研带头人兰蓓,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价格研究所)研究人员高学理进行交流。五位专家结合自己的专业造诣和思考认知,分别围绕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深化开放、未来产业、要素配置、数字化转型等关键词对成都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
第二场青年谈“新”交流讨论主题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如何看、如何干”,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产业经济学研带头人黄浩森主持。邀请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党支部副书记胡艺凡,四川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讲师周芮帆,智慧蓉城研究院“蓉数公园”运营负责人张淳阳,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政府治理首席研究员冯翼,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营商环境首席研究员王沙进行交流。五位青年学者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和工作实际,分别从新型研发机构的作用、金融赋能、数据要素应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和营商环境优化等角度,就如何赋能和发展新质生产力分享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
成果发布
本期思享汇的成果发布环节,在出席嘉宾的见证下,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市委政研室主任、市委改革办常务副主任曾明友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院长李霞共同揭幕发布了由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产业、宏观和区域经济学研带头人黄浩森、李梦宇、刘军伟分别撰写的《城市产业进化论:规模、效率、生态》《成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发展格局下极核城市引领多层次区域发展——成都探索与实践》三本专著。
战略合作签约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与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与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本期思享汇上,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分别与上海师范大学全球城市研究院、成都市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方将在智库建设、决策咨询、课题研究、活动协调、资源共享、人才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共促发展。
关于“成经智库思享汇”
2024年4月,《成都新型智库建设管理办法(试行)》印发,提出新型智库加强要加强同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国际知名智库等机构的交流合作,放大在研判形势、阐释理论、解读政策、引导公众、疏导民情等方面的影响和作用,更好传播咨政好声音、集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为促进智库间的思维碰撞、合作交流和智慧分享,倡导“开门办智库”理念,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参照国家发改委“发改书吧思享汇”、成都市直机关青年“思享汇”、成都市发改委“成都发展改革思享汇”等活动,策划推出以“传播智库好声音、集聚发展正能量”为主旨的“成经智库思享汇”,搭建起智库间合作交流的平台,邀请各类智库的专家学者开展交流、合作、分享、探讨,共同赋能智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