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4年第2期出刊
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编印的《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4年第2期(总第244期)日前出刊。本期《成都发展改革研究》特别策划“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栏;另设有“城乡融合”“产业发展”“区县发展”“经验借鉴”等栏目。
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本期《成都发展改革研究》特别策划了“发展新质生产力 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专栏。专栏转载了四川省委书记王晓晖、四川省省长黄强在《人民日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要着力点推进高质量发展》;摘编了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王锋君的读书班学习笔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专栏其他四篇文章对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制度保障、实施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梳理,对新质生产力与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与未来产业间的关系等进行了分析阐述。
文章推荐
《加快培育和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要方面与制度保障》(作者:宋葛龙)
该文认为,新质生产力的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要巩固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建议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体制机制保障,以新质生产力赋能高质量发展。
“城乡融合”栏目分别对我国城乡融合发展道路探索和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显著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产业发展”栏目的两篇文章分别对成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对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动力机制等进行梳理并提出发展路径建议。
文章推荐
《推动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模式研究》(作者:韩淼)
该文认为,农商文旅体融合发展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内部驱动力与外部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通过健全体制机制、优化资源利用、创新产品开发和强化业态打造,构建“四位一体”融合发展路径,推进农商文旅体全面深度融合发展。
农商文旅体融合的动力机制
“区县发展”栏目两篇文章分别对成都市温江区生态价值转化助农高质量发展和都江堰市城乡人才协同发展进行案例分析并提出建议。“经验借鉴”栏目通过对“反向飞地”发展经验和国内外轨道交通枢纽商圈建设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成都应用提供启示。
文章推荐
《“反向飞地”发展经验及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示》(作者:鲜果、刘军伟)
该文认为,“反向飞地”已形成了“创新飞地”“总部飞地”“消薄飞地”“生态补偿飞地”四种发展模式及联合共建、场地租赁/购买两种建设模式;针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该文建议通过强化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分类引导和利益分享机制,大力推动“反向飞地”建设,切实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附《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4年第2期(总第244期)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