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工作动态

首页 > 智库动态 > 工作动态

《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2年第1期出刊

2022-02-23 浏览量:2389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1645594658252071258.png


  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编印的《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2年第1期(总第231期)日前出刊。本期《成都发展改革研究》特别策划“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专栏;推出“数字经济”“区县发展”“调查与建议”等栏目。 


1645595205651079945.png


  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共成都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决定》,全会指出,成都要科学确立与城市发展格局、发展方式相适应的碳达峰目标,统筹生产、生活、生态,优化空间、产业、交通、能源结构,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走出一条绿色成为普遍形态的超大城市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本期《成都发展改革研究》特别策划了“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 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专栏,专栏的前两篇文章以碳达峰碳中和为背景,对典型国家能源消费和四川省可再生能源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后三篇文章围绕成都实际,研究提出以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培育成都低碳发展新动能,优化调整产业、空间、交通、能源结构,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径与方法建议。


  章推荐 

《典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经济发展和能源消费的经验启示》(作者:裴庆冰)


  该文对典型国家进行分析发现,碳排放峰值有一定波动性,达峰表现为一定时间的峰值平台期。典型国家在碳达峰时,人口进入低速增长期,GDP增速较前一时期下降,城镇化率达到较高水平,工业化基本完成,服务业占比高;人均碳排放的峰值通常早于碳排放总量峰值出现,在碳达峰后单位GDP能耗持续明显降低。


1645594979504090547.png

典型国家碳达峰前后经济增速

(注:1.巴西达峰年份晚,使用的是峰值年份后 5 年 GDP 年均增速;2.由于数据原因,德国使用的是峰值年份前 2 年 GDP 年均增速。)


  文章推荐 

《“双碳”背景下成都如何培育低碳发展新动能》(作者:盛毅)


  该文认为,成都的能源环境、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等,具有培育形成低碳发展新动能的有利条件,可以从明确低碳发展新动能培育导向、瞄准低碳新兴产业领域发力、强化低碳产业发展的科技支撑、建立促进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扩大低碳能源使用范围五方面来培育低碳发展新动能。


1645595172062069540.png


  “数字经济”栏目两篇文章分别对成都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工智能在会展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并提出发展路径与建议。“区县发展”栏目三篇文章分别对温江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崇州全域智慧法治体系建设、蒲江县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进行了案例分析。“调查与建议”栏目三篇文章分别对推进成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项目策划、成都市养老服务业、重庆打造汽车摩托车产业集群进行研究并提出对策建议。


  文章推荐 

《成都数字经济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作者:郑正真)


  该文认为,“十四五”时期推动成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主动融入“双循环”新格局,从完善顶层设计、加快企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平台经济高地、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重点发力,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以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助力数字成都建设。


  文章推荐 

《推进成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的项目策划研究与建议》(作者:《成都市城乡融合发展重大项目策划》课题组)


  该文以成都西部片区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的五项试验任务为背景,针对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经验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成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发展质量的项目建设方向,并结合区(市)县近期库存项目建设情况,策划了12个重大项目,以期为成都试验区高质量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注入建设动力。


1645595292861087646.png

成都西部片区城乡融合重大项目策划方向及项目建议


附《成都发展改革研究》2022年第1期(总第231期)目录

1645595360763006234.png


1645595400127071424.png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