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0)》发布
近日,由成都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联合编撰的《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0)》发布。《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0)》是持续关注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相关进展的研究报告,包括“综合篇”“专题篇”“典型案例”“重大事件”“附录”5个部分。
综 合 篇
对2020年全国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以及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总体情况进行了系统分析,并通过横向对比上海、深圳、广州、杭州等重点城市,精准把握成都推进对外开放的优势及短板,结合国家宏观导向,提出下一步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的思路建议。
专 题 篇
围绕枢纽及通道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资源要素运筹配置、国际交流合作5个重点领域,详细阐述了各领域2020年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的进展及主要成效,并分领域针对性提出相应思路建议。
典 型 案 例
主要选取了成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中国—欧洲中心、新希望集团、交行成都自贸试验区支行等成都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分别对其在助力成都对外贸易、国际交往、国际产能合作、金融服务等方面的成效及亮点做法进行了详细阐述。
重 大 事 件
梳理总结了2020年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过程中发生的重要代表性事件,包括成渝携手共建“中欧班列(成渝)”共同品牌、成都国际铁路港经济开发区获批设立、中日(成都)地方发展合作示范区挂牌成立、2020中国—东盟数字经济合作论坛举办等重大事件。
附 录
首先按时间轴线对2020年度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的事件进行了全面梳理,其次对本年度中成都市委、市政府就推进对外开放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进行了梳理,涉及国际航空、中欧班列、外资外贸、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国际化和区域合作潮流的重大倡议,也是成都高水平打造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机遇。2020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与全球经济衰退,中国始终秉持开放包容态度,推进“一带一路”共建共享取得丰硕成果;成都积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面、立体、多方位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城市对外开放水平实现高质量提升。面向未来,成都将坚持内外联动、循环畅通,以国际化思维、全球化视野探索谋划内陆城市高水平开放新路径,加快打造国内大循环战略腹地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门户枢纽。
图1 2016—2020年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部分指标年均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2016—2020年成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6—2020成都市政府工作报告、成都市各部门2020年部门总结。)
图2 2016—2020年成都国际班列及中欧班列开行情况
(数据来源:成都市口岸物流办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2020 年工作总结和2021 年工作计划、成都市青白江区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青白江区融入“一带一路”建设2020年工作总结和2021年工作计划的报告。)
《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0)》系统地总结梳理了2020年度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的重点工作及主要成效,力求全面实时反映年度内成都融入“一带一路”推进对外开放的最新进展情况,为下一年度成都研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更好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对外开放提供了重要参考,为社会各界了解并参与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翔实信息,为研究成都对外开放提供了有效依据。
附《成都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报告(2020)》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