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美好生活
在成都全面开启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向可持续发展世界城市迈进的的重要时期,成都已部署实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以下简称“十大工程”)。这既是落实成都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也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的体现。“十大工程”聚焦关键领域,围绕提供更“多”、更“高”、更“活”、更“全”的服务,使幸福美好生活惠及全体市民,全面增进市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更“多”:聚焦重点领域全面增加服务供给力度。成都是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核心城市,是未来承载人口的核心区域。人口的大量流入必将大幅增加对教育、医疗、养老、就业、交通等公共服务的需求。为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十大工程”聚焦居民收入、公共服务、创新创业、城市通勤、生态环境、城市建设、城市治理等市民最关切的领域,从增加更“多”服务供给的视角,提出实施高品质公共服务倍增,加大公共设施、服务供给力度,加大人居环境、交通条件、生态环境等改善力度,让城市更加幸福宜居、生活更加巴适安逸。
更“高”: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满足多元需求。随着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和消费需求升级,对公共服务的需求也呈现日益多元化的趋势。为满足市民多元化的需求,“十大工程”以商业化逻辑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以市场化思维培育满足市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新业态,通过建设更多家门口好学校,引进更多高水平医院,增加更多精品文体活动,打造更多元的社区便民服务等,力求为市民提供更多更“高”品质的公共服务。
更“活”:以场景化模式丰富生产生活生态体验。为充分激发城市的生产活力、消费活力、创造活力,“十大工程”高度重视场景营造的创造性作用,以生产生活生态的高品质场景营造,为新兴产业培育广泛应用的新机会、为青年人才搭建筑梦圆梦的新舞台、为广大市民提供品质生活的新体验,用更“活”的手段方式,给市民提供更多可进入、可参与、可体验的机会和空间,充分释放市民积极参与城市建设和享受城市生活的需求和热情。
更“全”:以全年龄关怀增加城市温度社会温暖。家庭化迁徙已成为人口迁移的一大主要特征。随着大量青壮年人口流入成都,“一老一小”人口数量也会大幅增长。为让每一个生活在成都的人都能感受城市的关怀和社会的温暖,“十大工程”积极响应全年龄段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差异化需求,以更“全”的服务体系和制度保障关怀全龄人口,全面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水平,保障低收入群体、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权益,让孩子们开心成长,让老年人舒心长寿,让特殊人群暖心有尊严。
“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为未来一段时间成都的民生工作指明了方向,成都应在此基础上,以居民需求为导向,加快完善公共服务供需对接机制、公共服务供给多元参与机制、公共服务监测评价机制等,积极引导国有企业、社会资本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参与公共服务供给,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优质化、便捷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