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五年:看产业合作园区如何走深走实

2025-09-16 浏览量:59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上强调“要创新跨地区产业协作和优化布局机制”。在2020年四川省印发的《关于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推行跨区域企业总部经济、飞地经济、园区共建等合作模式”。五年来,成德眉资四市把产业合作园区作为共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承载,持续聚力推进建设,已成功推动产业合作园区数量扩容至12个,在探索园区共建共管、产业协同谋划和企业联合招引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


近日,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组成调研组,随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工作组深入到部分产业合作园区开展专题调研,对部分合作模式进行梳理总结,以期为深入推动产业合作园区共建提供参考。


1-图表(1).png


2-标题(1).png


产业园区共建涉及合作双方相关部门、多元主体,统筹构建共建共管体系、有效激发各类主体协同参与的积极性、整合凝聚各方合力,是推动产业合作园区高质量建设、高效率运营的核心保障。经调研了解,目前部分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双方围绕共建共管,已因地制宜探索出“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合资公司”“管委会+第三方运营机构”等多元化共建共管机制,为产业合作园区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金什合作产业园:合作构建“联席会议+工作专班+合资公司”三位一体建设运营机制


据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实现统筹规划与高位推动,金牛区和什邡市建立了由双方区(市)领导牵头的金牛-什邡融合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围绕园区发展战略、布局规划、政策协同制定等重大事项进行研讨与决策,协调解决园区共建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3-图(1).jpg

金什合作产业园


在联席会议统筹指导下,两地组建了以发改部门牵头、多个相关部门全面参与的“1+N”工作专班,专职负责园区建设具体事务的推进。在中航智倾转旋翼无人机项目引入过程中,工作专班成员分工协作,迅速完成项目对接、选址规划、手续办理等一系列前期工作。同时,金牛区城投集团旗下的成都交子现代都市工业发展有限公司与什邡市恒新置业有限公司按照6∶4比例出资成立四川交子恒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园区建设运营主体,具体承担园区开发成本和分享发展红利,负责园区开发、企业招引、配套服务等。经调研了解,两地已在什邡市建成金什低空经济产业园,重点发展中游制造和下游无人机试飞、维修服务等业态;在金牛区成功打造金什总部大厦,重点发展无人机及通航飞机总部、研发设计等业态。


(二)天府新区-仁寿产业合作园:成立“管委会+第三方专业运营机构”管运分离机制


据四川天府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天府新区成都科学城管委会和仁寿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共同承担天府新区-仁寿产业合作园管理核心职能,负责政策引导、资源统筹、行政管理等工作。同时,为进一步提升运营效率与发展质效,天府新区-仁寿产业合作园引入第三方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机构,借助专业化服务体系与“自带流量”优势,赋能园区产业生态培育、优质项目招引和科创平台搭建等,形成政府调控与市场运作协同发力的良好格局。经调研了解,两地已合作打造集区域协同、城市展示、研发创新、人才招引、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实体化协同载体——天府(仁寿)创智中心,并已完成首批企业入驻。


4-图(1).jpg

天府(仁寿)创智中心


调研评述

尽管实际操作中有些差异,但以上产业合作园区实质上均采用的是“政府主导(或引导)+市场主体参与”建管模式。这对于处于起步期的产业合作园区建设无疑是相对较好的选择,政府主导(或引导)可以集中有限人力、财力,实现集中突破;引入第三方市场主体参与,可以使园区载体建设管理从一开始贴合市场主体需要,为后续集聚产业、招引企业奠定较好的基础。从深汕特别合作区等沿海相对成熟的产业合作园区发展经验来看,下一步随着园区建设的深入推进,还需要进一步强化市场化逻辑,主动搭建社会资本与园区建设运营的专业化对接平台,畅通更多市场化主体参与园区投资建设渠道,以源源不断的社会资本注入,推动产业合作园区持续建设、健康发展。


5-标题(1).png


产业共兴是合作园区发展的核心,紧密依托合作双方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挖掘产业链条中的共性领域与契合点,寻找产业共兴的“最大公约数”,是产业合作园区成败的关键。经调研了解,目前部分合作园区充分发挥合作双方比较优势,以共建跨区域产业集群为导向,主动采用“销售+生产”“研发+应用”“总部+基地”等链式协作模式,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链式耦合、集群共进”的产业协同发展格局。


(一)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创新“销售在武侯、生产在安岳”分工模式,共同提升鞋服产业能级


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位于资阳安岳县,是四川省重点打造的制鞋产业园区之一。据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武侯区与安岳县锚定各自核心优势,创新打造“销售在武侯、生产在安岳”的合作模式,构建起“前店后厂”的产业布局,有效拓宽了园区鞋服销路、也提升了园区生产制造质效。经调研了解,在武侯区四川外销鞋城的样品展厅,安岳县产的运动鞋正通过外贸渠道发往30多个国家;在她妆美谷电商直播基地里,主播手持当季新款女鞋实时接单,数据同步传输至安岳生产基地。截至2025年8月,园区已入驻鞋服企业113家,形成了以安鑫体育用品、鸿星尔克、朗特鞋业、三宝鞋业、季茜鞋业等为龙头的制鞋全产业链集群,本地配套率超过70%,可年产鞋品4000万双。


6-图.jpg

渝成国际制鞋产业园


(二)成华-乐至产业合作园:建立“研发在成华、应用在乐至”合作模式,加速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成华-乐至产业合作园位于资阳乐至县,主导产业为装备制造(铝型材、装配式建筑等)、医药健康和纺织服装。调研座谈中,成华区相关负责人谈到,成华-乐至产业合作园传统产业占比高,面临自动化改造滞后、数字化管理薄弱等瓶颈,多数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改造、数字化管理升级需求迫切。而成华区聚集了卡诺普等智能工业机器人研发企业,能够为企业生产线自动化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正契合园区企业升级需求。基于此,成华区和乐至县梳理形成园区企业需求和成华区企业产品两张清单,建立“需求-产品”对接机制,推动两地企业供需精准对接,促进传统产业加速转型。经调研了解,两地已促成成都焊研科技与福兴杭萧公司等开展智能化改造合作。


(三)成眉同城大健康产业先行示范园:以“总部在武侯、基地在东坡”合作模式,合力促进大健康产业发展壮大


武侯区作为成都大健康产业核心区,拥有“华西一校四院”优质资源,研发实力突出,但产业承载空间不足;东坡区坐拥省级园区“西部药谷”,制造业基础扎实,但高端研发能力薄弱。据武侯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两地基于上述互补性,以“总部+基地”合作模式联合打造武侯-东坡产业合作园,一方面,依托武侯区来福士广场、国航世纪中心及华西健康谷等楼宇载体,在人民南路沿线打造武侯总部集聚区,承接东坡区大健康类企业研发、销售、结算公司落户;另一方面,利用东坡区土地资源,在眉山经开区新区建设东坡生产基地,导入武侯区存量企业外溢产能及新招引项目制造环节。经调研了解,两地已共同促成四川智谷藏御堂、成都青山利康、四川诺远药业等企业在东坡区建立生产基地。


调研评述

实践表明,推进产业合作园区走深走实的关键核心在于合作双方相互有需求、能互补、有契合点,上述产业合作园区均是合作双方在深入分析各自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比较优势的基础上,找到了契合点、明确了产业合作主攻方向;同时,在审慎考虑产业环节、配套条件、发展阶段等因素后,分批分步推进,避免“贪多求全”。苏宿工业园区等沿海相对成熟的产业合作园区基本上也都是从个别产业链条上的合作、分批项目的导入起步,才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建议成都都市圈其他产业合作园区可以借鉴经验,基于合作双方互补需求,找到产业合作“小切口”,细化合作“小步骤”,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园区产业集聚。


7-标题(1).png


强化企业招引合作是推动产业合作园区尽快起势见效的关键抓手。四川省推进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在调研座谈中介绍,为破解“园区企业如何共引”的命题,部分产业合作园区共建双方秉持“一盘棋”理念,因地制宜探索出“基金+项目”“活动共办+信息互通”“清单发布+精准对接”等联合招商模式或机制,实现跨区域招商资源高效整合与协同突破,推动产业合作园区加速集聚项目、达成“企业满园”“项目满园”目标。


(一)金什合作产业园:创新“基金+项目”联合招商模式


调研中了解到,为专项支持金什合作产业园无人机产业化项目招引、推动中航智倾转旋翼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成功落地,金牛区与什邡市主动创新联动招商模式,以资本为撬动支点,创新组建了成都重产青樾中航智股权投资基金。金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基金由成都重产牵头,联合金牛城投、德阳产投、什邡恒新、四川制造业基金、四川区域协同基金、青樾基金、兴投控股7家机构共同出资设立,首期募资规模6.3亿元,已于2022年顺利通过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在该基金的强效助推下,总投资50亿元的中航智倾转旋翼无人机总体研发生产项目已顺利入驻园区。


(二)武侯-绵竹新质产业合作园:组建“活动共办+信息互通”联合招商模式


武侯区相关负责人谈到,为强化合作园区项目招引,武侯区与绵竹市以联合举办招商推介活动为抓手,推动招商推介从“单兵作战”转向“协同出击”,全力打造“双城推介”招商品牌,形成“1+1>2”的招商合力。此外,武侯区依托招商网络与信息资源优势,聚焦合作园区产业定位,向绵竹市定向推荐高匹配度项目资源,实现产业信息与项目资源的高效衔接。开展合作以来,两地已联合开展5次协同招商活动,成功签约成都科尔威光电(绵竹)六寸晶元制造、成都四川佰腾(绵竹)保护氨基酸及其多肽产业化建设、成都立新环美(绵竹)锂、钾资源技术开发及综合利用等一批产业化项目落地合作园区。


8-图.jpg

武侯-绵竹新质产业合作园


(三)广青成德合作园:创新“清单指引+精准对接”联合招商机制


根据青羊区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强化广青成德合作园招商效能,加强两地招商引资共享互补,青羊区与广汉市以传感器产业为核心,系统梳理了园区产业投资场景与合作需求,联合发布了112条产业建圈强链机会清单,为招商提供清晰指引。同时,两地投促部门牵头建立了产业项目引荐对接机制,推动资源按产业规划定向导流。调研发现,青羊区和广汉市还建立了联合招商利益共享机制,双方约定由两地共同招引且成功落户的项目,所产生的收益根据两地贡献,按比例分成。调研获悉,2024年,广青成德合作园已招引众信、泰华堂、家和原味、天悦恒盛4个项目,合作金额达38亿元;2025年一季度落地麦斯威、泰能特、威格斯、伊兰度4个项目,合作金额1.1亿元。


调研评述

尽管以上产业合作园区企业或项目共引方式不同,但都共同解决了企业或项目落地的“共性难题”,即链主企业或重大产业化项目不同环节的区位偏好不同,总部、研发或销售需要高素质人才,倾向于在中心城市布局;而生产基地需要土地空间,倾向于在中心城市周边地价相对低的区域布局。整体来看,目前都市圈产业合作园区联合招商仍处在起步探索阶段,下一步,建议强化“—盘棋”统筹,推动4市定期交流,优化都市圈重点项目信息专库、用好现有品牌会展平台、构建联合招商集成化政策支撑体系,为产业合作园区落地更多的优质企业、重大项目提供支撑。


9-作者简介.jpg


10-作者简介1(1).png


11-作者简介2(1).png


12-作者简介3(1).png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重庆日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暨成都都市圈建设网站、“天府发布”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