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从“种子雏鹰”到“领军示范”,成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画像”

2025-04-08 浏览量:701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封面(1).png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梯度培育创新型企业”,成都市积极落实中央要求,对构建“领军示范-龙头骨干-新锐科技-基石成长-种子雏鹰”的五级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做了细化安排。基于此,本文围绕五个梯度搭建了成都市企业梯度培育库,通过多维企业大数据,从民营活力、创新动力、资本引力三个维度对成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进行了画像,量化解析各梯度企业的成长特征,以期为精准分类施策、优化完善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提供参考。


1-标题(1).png


根据企业的梯次成长规律,参考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苏州等城市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及其内涵特征,成都领军示范、龙头骨干、新锐科技、基石成长、种子雏鹰等五个梯队涵盖了企业从成立、成长到壮大的全生命周期,在城市产业发展中分别扮演了“领头羊”“顶梁柱”“潜力股”“基本盘”“新物种”的角色,从不同角度共同支撑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

基于各梯度企业所呈现出的特征,综合考虑国家、省、市各部门既有的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和各类型的试点示范企业(如工信部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等),结合500强企业、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等第三方榜单,本文将五个企业梯度分解为23个企业维度、细化为53个企业类别,形成了成都市企业梯度培育库。


2-图表(1).png


根据各梯度所包含的企业范围,利用第三方企业大数据平台挖掘出属于五个梯队的企业共计2.29万家¹(截至2024年底),整体呈现出显著的“菱形”梯度分布特征。其中:

“顶部”的领军示范企业数量最少,占比不到3‰(56家),平均成立时间约为17年,是“大企业大集团”的典型代表。“腰部”的新锐科技企业数量最多,占比超过70%(1.58万家),平均成立时间约为9年,是“高成长型企业”中最具活力的群体。“底部”的种子雏鹰企业占比约为1.5%(330家),平均成立时间约为7年,是发掘培育“明日之星”企业的摇篮。


3-图表(1).png


4-标题(1).png


成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五大梯队均由民营企业主导,总体数量超过2万家,占比近90%。其中,新锐科技、基石成长、种子雏鹰三个梯队的民营属性较为显著,民企数量比重分别为95.2%(超1.5万家)、77.7%(超4400家)、78.5%(超250家),在所属梯队均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领军示范和龙头骨干企业的国有属性相对明显,国企数量占所属梯队的比重分别为33.9%和36.8%,远超其他梯队的比重。


5-图表(1).png


从民企空间分布来看,五大梯队的民营企业主要分布在城市新区和中心五城区²,且以新锐科技企业为主。具体而言,城市新区集聚了全市超37%的民企,新锐科技企业占近九成。3个城市新区共有民企7559家,新锐科技企业以88.9%(6723家)的比重处于绝对主导。中心五城区集聚了全市超25%的民企,新锐科技企业也占近八成,其中,武侯区以超2000家的民企排全市第二位。8个县市新城的民企以基石成长企业为主,数量占比均在50%~65%之间。


6-图表(1).png


同时,五大梯队的民营企业投资活跃度超国有、外资企业。近三年(2022-2024年),五大梯队的民营企业累计对外投资了7267家企业,远高于国有企业(1669家)和外资企业(224家)。从梯队情况看,新锐科技、基石成长企业对外投资呈现“数量多、投入轻”的特征,投资企业数量分别为4695家、1358家,合计占比83%,但二者仅贡献了不到40%的投资金额(332亿元)。领军示范企业、龙头骨干企业对外投资呈现“聚焦精、强度高”的特征,领军示范企业以2%的投资企业贡献了23%的投资金额(196亿),龙头骨干企业则以13%的投资企业贡献了36%的投资金额(302亿)。


7-图表(1).png


8-标题(1).png


成都五大梯队企业创新成果显著,超六成企业产出创新专利,领军示范、龙头骨干企业表现“全能”。近三年(2022-2024年),五大梯队中有64.2%的企业产出了专利成果,共计获得有效授权专利13.6万件。

具体而言,领军示范、龙头骨干企业创新能力高、技术实力强、转化活力好,平均专利申请数量(49件、47件)、平均发明专利数量(19件、22件)、平均转让专利数量(2.0件、2.2件)均远高于其它梯队企业。新锐科技企业的专利产出数量“遥遥领先”,共计产出7.9万件专利(占全梯队57.4%),位居五大梯队首位。基石成长企业呈现强劲增长势头,专利复合增长率(12.8%)位居五大梯队首位。


9-图表(1).png


从发明专利产出的空间分布来看,五大企业梯队的发明专利产出主要分布在城市新区和中心城区。近三年(2022-2024年),五大梯队所有企业新增的有效发明专利超4万件。其中,高新区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数量居全市第一,以龙头骨干和新锐科技企业为主(均超8000件),合计占全市近4成。青羊区龙头骨干企业与双流区新锐科技企业的发明专利产出分别为1998件和1980件,在全市对应梯队中排名第2。县市新城企业产出的发明专利较少,均在400件以下。


10-图表(1).png


11-标题(1).png


成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中的领军示范和龙头骨干企业资本吸引力最强。近三年(2022-2024年),五大梯队企业中有2.8%的企业(646家)进行了市场化融资,公开披露的融资金额合计为1437.4亿元。

具体而言,领军示范、龙头骨干企业依托成熟的商业模式和产品体系,受到资本的高度关注,资金吸引力强劲,有融资行为的企业数量在所属梯队中的占比分别为25.0%和22.2%,其中,龙头骨干企业以30%的融资企业贡献超70%的融资金额。相比之下,新锐科技、基石成长、种子雏鹰三个梯队获得融资的企业比例仅分别为2.3%、0.8%、3.3%,融资金额合计占比不足20%。


12-图表(1).png


从融资企业的空间分布来看,五大梯队的企业融资活动呈现高度的空间集聚特征。具体而言,高新区(331家)、郫都区(46家)、天府新区(32家)融资企业数量居前三位,合计占比超60%。龙泉驿区、双流区融资企业较少,但获得的融资金额较高,分别为200.8亿元和169.9亿元。


13-图表(1).png


从融资企业的轮次分布来看,领军示范和龙头骨干企业的融资轮次较为全面,新锐科技企业更受早期资本关注。具体而言,新锐科技企业是资本“投早、投小”的重点关注对象,进行种子/天使轮等早期融资的数量占比超过10%。基石成长企业则表现为以股权转让等为主的战略融资,超过了该梯队融资数量的70%。


14-图表(1).png


15-标题(1).png


总体来看,成都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的五大企业梯队呈现出梯次接续的有序成长态势,其中民营企业投资活力、创新动力和资本引力较为明显。未来,成都可以进一步根据各梯队的典型特征和共性需求,精准分类施策、强化纵横联动,逐步构建助推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大变强”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

一是聚焦重点群体持续提升民企精细化培育水平。以新锐科技、基石成长、种子雏鹰等企业梯队为重点,依托成都市民营经济发展促进中心等服务平台高效联动城市新区、中心五城区等民营企业主要集聚地,分企业梯队针对性开展“企需我应”资源对接、民企会客厅等品牌活动,制度化解决民企拓市场、降成本、给场景、搭平台等共性问题。同时,市区联动动态选取投资回报机制明确、适合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项目,形成向民间资本推介的重大项目清单和产业项目清单,并探索搭建民间资本项目推介平台,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投资积极性。

二是靶向提升科技企业创新转化动力。针对领军示范和龙头骨干企业创新能力高、技术实力强等特征,抓住鼓励央国企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等政策机遇,重点围绕成果吸纳转化、研发项目、人才等探索更多元化的支持政策,推动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通过“企业发榜+全社会揭榜”等形式联合中小企业,形成“链式创新”带动效应。针对新锐科技企业,研究制定创新激励政策,推动企业加大研发投入,优先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项目,探索成果转化靶向服务。

三是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基金的精准引导作用。针对领军示范和龙头骨干企业,积极发挥重产基金等产业投资基金的放大作用,强化对先进制造业支撑项目和“镇园之宝”的股权投资,支持企业上市融资,并通过普通股、优先股等方式加大对企业创投的出资力度,支持上市公司沿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并购整合。针对新锐科技和种子雏鹰企业,进一步发挥天使母基金等创投基金的作用,建立健全政府投资基金持续投入机制和考核评价机制,遴选专业投资团队,重点投向处于概念验证和中试等阶段的硬科技企业。


16-作者简介.png


17-作者简介1(1).png


18-作者简介2(1).png


19-作者简介3(1).png


文中部分图片来源:图虫

文中数据来源:启信宝数据库、企查查数据库、IncoPat数据库、清科私募通(PEDATA MAX)、投中数据(CVSource)。

文中注释说明:

1. “成都市企业梯度培育体系(企业库)”中标记为“★”的企业类别暂无法通过第三方大数据平台获取详情准确的企业名单,故本文分析中仅考虑可通过第三方大数据平台挖掘出准确详细企业名单的41个类别。

2. 中心五城区:本文指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