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工作动态

首页 > 智库动态 > 工作动态

《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2022)》出版

2023-05-05 浏览量:4475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近日,由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编著的《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经中国发展出版社出版,这是首部系统总结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情况的报告。


成都市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按照国家和四川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重要部署,积极开展信用创新实践探索,持之以恒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有力有效地落地实施了国家、四川省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各项重点任务,在建立健全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等方面形成多项典型做法和创新经验,并在全国、全省范围内得到推广,为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助力,为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重要参考。

《报告》对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历程进行了系统梳理,对成都市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所开展的主要工作与取得成效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并对其他一些城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所探索的创新举措、形成的先进经验予以了呈现,以期成为社会各界交流探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载体,共同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报告》由总报告、探索创新篇、应用发展篇、经验借鉴篇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总报告”。围绕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整体要求,对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阶段性情况进行了系统性梳理与分析,力求全面呈现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面貌,总结成都市在推进试点示范过程中所做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效,提出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一步发展值得重点关注的方面,以及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第二部分为“探索创新篇”。聚焦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发挥信用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重要作用、引导行业加强诚信自律水平建设、信用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等重点方面,对成都市获国家、四川省级层面推广的市场主体信用积分综合评价、“双随机、一公开”分级分类监管、“交子信用分”、“科创通”平台、“1+N”信用评级模式等创新做法,以及成都市推进信用同城化共建信用都市圈的探索举措等进行了呈现和分析。


第三部分为“应用发展篇”。围绕成都部分区(市)县积极探索创新信用应用实现更大程度利企便民的有益探索,选取“银税互动”“守信通”“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信用监管机制”“‘信托制’信义治理”“农贷通”等部分区(市)县典型做法,从多个方面呈现区(市)县立足地区实际,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与“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普惠金融、创新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部署有机融合推动“破题”经济社会发展难点、特点、堵点问题方面所作出的积极探索与可借鉴举措。


第四部分为“经验借鉴篇”。特别收录长期位于全国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信用状况监测评价前列的大连市、杭州市、宁波市经验,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整体情况以及“信易贷”、“信用+社会治理”、信用监管等重点方面,对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特色、成效等进行分享,以期为各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与实践提供开放的展示与交流平台。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融合性工程。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将持续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工作, 跟踪记录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及时总结相关实践经验,为更好发挥政府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面的组织协调、示范引领、监督管理作用,更加充分地调动各类主体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性创造性提供助力,为成都市更大程度发挥作为首批全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的引领效应提供支撑。


附《成都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发展报告(2022)》目录


2222(1).png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