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都市重点项目全生命周期管
智慧调度平台”研发单位真实情况的声明
智库声音

首页 > 智库声音

赵筱菊: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更多“隐形冠军”

2022-06-30 浏览量:1767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
分享到:
[打印文章]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指出,推进科技创新,要在各领域积极培育高精尖特企业,打造更多“隐形冠军”,形成科技创新体集群。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能级大幅提升,经济总量冲刺3万亿元。科技创新对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培养“隐形冠军”对夯实产业基础,推动成都产业建圈强链发挥怎样的作用?为培育更多“隐形冠军”,成都还需要做哪些努力?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信息化研究所(价格研究所)赵筱菊提出“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更多‘隐形冠军的观点。

 

1656923265944031259.png

 

  科技创新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国家实力的重要体现。科技创新是破解经济增长瓶颈的关键,也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

  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国际创新格局加快重构、全球产业结构和价值链布局加速重塑,敏锐把握世界科技创新发展趋势、深入贯彻落实科技创新发展战略、探索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对确保成都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经济增长动力、撬动经济新动能,最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对破解中美经贸摩擦及新冠肺炎疫情困境、适应全球竞争格局变化、加快构建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互促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656923301265077072.png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向制造强国转变,就要瞄准企业这个创新主体,助力打造更多“隐形冠军”。“隐形冠军”是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拥有核心竞争力、在全球价值链中不可或缺的中小企业。身处各行各业的“隐形冠军”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重视科技创新。“隐形冠军”企业深耕细分各行各业,依靠技术原创,能够逐渐实现产业链的核心零部件和关键技术的国产化、高端化,解决“卡脖子”之痛,有利于夯实产业基础、提升全球竞争力,使各细分类技术或产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有主导权和话语权。

 

1656923344555082676.jpg

极米展厅

 

  建圈强链已成为成都产业发展关键词,通过产业链、供应链“隐形冠军”企业的培育,充分发挥“隐形冠军”企业的聚合带动效应,吸引关键配套企业的聚集,推动重点产业降本增效和集聚提能,探索形成链主聚链属,主链拓辅链的建圈强链模式,构建头部引领、集群支撑、链式互补的产业生态圈,逐步成为成都建圈强链的排头兵。


1656923425263033518.jpg 

康景生物打造的“诞生厅”

 

1656923479904083559.png

 

  为建立“隐形冠军”培育库,成都开展企业摸底调查,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难题,持续加大科技投入,出台科技创新、人才创新等专项政策措施,在生物医药、电子信息、工业机器人等领域培育打造了一批拥有核心技术、细分市场占有率高、竞争力强的“隐形冠军”企业,如海创药业、臻识科技、卡诺普等。

  为培育更多“隐形冠军”,成都还需要做以下努力:一是创新人才分类激励机制,加强基础研究支持,引导高层次科技人才向企业流动;二是加强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优化调整专利申请评审和资助政策,提高高质量专利授权数的比重,减少非刚需专利供给,降低专利需求方的筛选成本,提高企业成果转化动力;三是探索资金政策向技术专利前期转化倾斜,降低企业成果转化风险,提高成果产业化效率和水平;四是推动创新政策及资源的跨区域协同,提高创新资源供需匹配能力;五是加强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破解中小企业资金难题;六是提高技术工人的社会地位,弘扬工匠精神,扩大国际化视野,通过培育更多在核心技术上取得重要突破、在各自产业链体系内拥有话语权的隐形冠军企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推动产业链发展迈向中高端,推动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

 

  原文刊载于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和成都日报联合主办的《成都经济观察》(2022年6月17日《成都日报》第05版),有删改。

  文中图片来源:成都日报

 

1656923518282039460.png

Copyright © 2020 ( cdeda.com.cn )成都市经济发展研究院(成都市经济信息中心) 版权所有 | 蜀ICP备16011091号-5
单位地址: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百寿路5号 [电子地图]